据《马尼拉时报》10月26日报道,菲央行行长埃斯佩尼亚表示,只需满足注册程序作为必要条件,便能从金融机构获得外汇。他表示,现行规定是20世纪70年代外汇危机时的产物,由于当时外汇储备匮乏,因此需要加强货币兑换的监管。央行将不再对外汇交易进行审批而改为备案。该政策或将于今年年底前实施。这不仅针对国内投资,还包括私营部门的外国借款。他表示,菲将继续开放银行业外汇市场。
菲律宾1992年即放开资本项目,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菲律宾的这一经历成为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开放道路上保持谨慎的重要原因。然而,回顾近年来菲律宾外汇管理政策可以看到,“受重创”的菲律宾仍在不断放松外汇管制,努力为本国企业和外国投资者营造更加宽松的资本出入环境。而且,这些放松外汇管制的举措基本达到了这样几个目的:为外商投资菲律宾提供方便,鼓励外资进入;为本国企业向境外投资提供方便,为本国民众涉外支付创造更便利条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防止菲律宾比索单边持续升值或贬值。值得一提的是,菲律宾历史上曾多次在本币汇率持续升值时,通过放松外汇管制使资金更容易流出菲律宾,从而拉低本币汇率,减少本币升值对出口的打击。
为方便思考,近日,《中国贸易报》记者梳理了十年来菲律宾在放松外汇管制方面有代表性的举措:
1.2007年4月2日起,菲律宾居民在非贸易用途下,将不需要相关支持性文件就可以从银行购买1万美元的外汇,以支付外国留学学费和医疗等费用;菲律宾居民的国外投资上限将增加1倍至每人每年1200万美元;银行投资的买空和卖 空限制则提高到健全资本的20%,此前为2.5%,限额为5000万美元。
2.2007年12月26日,菲律宾央行宣布放松衍生品管制,央行已放松对衍生品活动的管制,扩大了无需事先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商业银行创设、分销或使用衍生品的范围,旨在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帮助出口商及海外菲律宾劳工应对美元贬值。新规规定,如果遵守了菲律宾的会计准则,商业银行基本上就可从事任何的衍生品交易,以达到对冲自身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可交易的衍生品种类众多,其中包括货币掉期、利率掉期、远期利率协议以及更长期限的类似金融期货。
3.据菲律宾《星报》报道,菲货币当局2010年10月28日批准对外汇管理框架进行第四阶段改革。修订后的规则包括,允许居民从指定银行购买外汇用于向国外投资,投资菲律宾债券和其他债券的外汇限额由原来的3000万美元提高到6000万美元;居民无需文件通过非贸易经常账户柜台交易所购买的外汇限额由原来的3万美元提高到6万美元,鼓励客户通过银行系统交易;旅游者在机场或其他出境口岸 无需证明由比索换回美元的限额从2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
4.据菲律宾《商报》2011年11月21日报道,菲央行于近日放宽外汇管制,允许企业和居民在没有得到央行事先批准的情况下进行外汇交易。
5.据菲律宾《马尼拉今日旗帜报》报道,菲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2年3月16日将不需申报的外汇交易额度从5万美元提高到50万美元,使进出口付款更加便捷。央行官员称,放宽外汇管制将使进出口商受益。
6.据菲律宾央行网站2013年4月18日公布的消息,菲央行宣布已进一步放宽对外汇出入境的管制。主要包括:(1)菲律宾居民从经授权 的银行和外汇交易公司可购买外汇限额从过去的6万美元提高到12万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汇,而不需出具菲央行的批准文件;(2)外国游客 出境时将比索换回外汇的限额从过去的5000美元提高至1万美元,而不需出具此前兑换比索的凭据;(3)允许菲律宾公民在海外进行基金、证券金融产品投资;(4)允许菲公民在海外投资房地产;(5)从现在至2016年12月28日止,允许菲私营企业从海外贷款用于公私合作项目(PPP),而无需报央行批准。这是菲央行自 2007 年以来第六次放宽外汇管制。
7.菲律宾央行在2013年10月18日签署的第185号备忘录通知号称,新外汇规则将在全国性报纸刊登后的15天后正式生效。菲律宾央行国际分部执行董事 Wilhelmina Manalac说,新规则使外国投资者通过银行把比索转移出去变得更加容易。Manalac说:“旧的规则不允许通过银行体系购买外汇,这将有助于扩大和深化资本市场。”
可见,遭受危机也许在所难免,关键看你能否从危机中学到进步本领。